Ibus-engine-table 没有运行,无法添加 ibus-table-* 输入法

谢谢大家努力相助。自从爱人电脑遇到第一个问题,我折腾熬夜解决不了后 在 UBUNTU 论坛发贴求助 ](http://ubuntuforums.org/showthread.php?t=2192626) ,到现在折腾到换系统换到 OPENSUSE 又遇到新问题,前后已经折腾了几十个工作时,已经六天过去了。我自己的工作误了不说,爱人也已经 6 天没有办法用电脑了。她到是没有用电脑娱乐的需求,用这六天读了书,虽然她很理解我折腾这个(她自己过去是 GNOME women outreach program 实习生--不是做工程技术这块的),但是她的正事还是落下了不少,渐渐等不起了。我得为自己设置一个止损线,如果今晚还解决不了,就开始折腾 fcitx 吧。

减少折腾操作系统的办法,就是不要经常换来换去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呀,你不换来换去,人家上游却要改来换去。不管是操作系统还是输入法,没有哪个能使用多年而新版升级稳定、不带来大问题。我在 11 年底买的带触屏笔记本电脑,UBUNTU 上只要触屏被触过,输入就锁死了,得重启(安装前先用 LIVE CD 测试过竟然没发现这个问题)。两年来坚持着一定不要把手触到屏,并且时时防卫朋友在我屏上指点,直到 13 年 10 月的最新版 UBUNTU 才解决这个 XORG 的 BUG。好不容易这些 XORG 的 BUG 克服了一些,听说它们又要设计新的系统取代 XORG 了,冤冤相报何时了,折腾知多少呀,难道大家不能等产品质量稳定一些,再反复添加修改新功能?极客做产品必须激进吗?最近 UBUNTU 13.10 的 IBUS 又有不少修改,造成了一批问题,比如,新版的 IBUS 设计中文为一种键盘布局,而非现有布局之上的用 Ctrl+space 开启的工具,这样导致中文输入时的键盘布局是强制 en_US 的,会打中文的英国人(英文键盘上有英磅)、德国人(Q、Z 键互换)和我这样会讲西班牙语的中国人真要哭了--因为习惯德文键盘的人,切换到中文时,不能把 Q 当 Z 用,把“左”拼成“球”。中文应该是在原来键盘基础之上的而非切换出来的,中文和键盘布局是两个不同概念,被新版 IBUS 当成了并列可以互换的关系。实际上,适合处理成键盘布局的输入法据我所知只有五笔这一种(其以键位置而非字母为基础设计)--这一新“改进”,真的很像 IBUS 开发人员为了简化系统集成概念,一厢情怨地把键盘布局图标和输入法图标二合一,而闭门造车设计出来的。这些都经历过,我们夫妻现在仍然坚持使用 LINUX,也是一种品德吧,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