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o CJK 字体打包

我今天看了看 Noto CJK 字体的打包,发现 Google 把 Noto CJK 字体放在 GitHub 发布了,并且有了正式的版本号 2.001 (以前是按发布日期做版本号)。而且 Noto Sans CJK 和 Noto Serif CJK 合并到一个仓库了。

如果要更新的话,就得把现在的 sans 和 serif 两个源代码包合并成一个。我不太清楚这个要怎么操作。

@marguerite

虽然在 GitHub 上更新了,但是从 https://www.google.com/get/noto/#sans-hans 下载下来的,还是旧的字体,没有更新。

@guoyunhe 呃,我有点没看懂你是想要打包 Adobe Source Han Sans/Serif 还是要打包 Noto Sans CJK?

这两套字体是 Adobe 与 Google 联合开发,各自发布的,glyph 的区别不大。 唯一的区别是英文部分,Source Han 用的是 Adobe Source Sans,Noto 用的是 Roboto。另外 Source Han 的英文部分大概是 Noto 的 2/3 大。

一直没打包 Source Han 是我觉得可以用 fontconfig 来调整 Noto 去模拟 Source Han。可以看一下我 Github 上的 fonts-config 和 fonts-config-ng。

它们大致是同一种字体,这我是知道。

但是还有一些字体拆分的区别。思源推荐按照地区打包(也提供了按语言拆分的字体,但是官方不推荐),后缀是 CN,HK,TW,JP,KR。Noto只按语言打包,后缀是 SC,TC,JP,KR。

另外,因为很久之前有人打包了思源字体,而且还只打包了 TW 字体,我就想把它给替了,避免不明真相的用户以为思源字体只有 TW 字体。

我个人觉得 Noto 和思源共存比较好。毕竟看起来软件包更丰富一点。

这个有什么出处吗?或者说 Source Han Sans CN 跟 Noto Sans CJK SC 的区别?

Adobe 有一篇文章

For those using Windows OS, only the OTFs can be used (unless the work-around described in the bullet above is used), and the choice boils down to the 65,535-glyph language-specific OTFs or the region-specific subset ones. The 65,535-glyph OTFs are recommended only if you use an application that supports the ‘locl’ GSUB feature and language-tagging. Otherwise, most users are better off installing the region-specific subset OTFs, which are not genuine Pan-CJK fonts. For both flavors of OTFs, there are sub-flavors that correspond to a language or region, which means that the default glyphs are appropriate for that language or region. If you are unable to language-tag your text, you must install and select the appropriate OTFs for your needs, in terms of language or region. If you need to support more than one language or region, you simply need to install OTFs for multiple languages or regions.

这里说,安装 CN 肯定是没错的,它用的是旧的字体技术。如果要安装 SC,系统则需要支持 GSUB 特性。Linux ,Qt 的 GSUB 特性支持好像不是很完整。我看 Arch 也是打包的 CN 而不是 SC。我就这么跟着打包了。

我提个 Issue 问了下,他们又说只推荐 SC 不推荐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