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壳软件和正式软件区别

用 electron 做的软件功能和正式软件一样吗?比如网易云音乐,断网正式版还能做本地播放器使用,套壳软件是不是就废了?

想不出那些套壳软件除了有个图标和浏览器又什么区别

要网易云从浏览器打开不就行了。

Electron = 1 个 Chrome,听音乐要开两个 Chomre? 如果我开个 Elecrtron 的记事本三个 Chrome?????

所以套壳软件是多此一举。

vscode 也是 Electron

Electron 算是一个修改过的浏览器,网页资源文件也在本地,与正式软件是一样的。与一般浏览器的区别是,浏览器因为安全原因是不能直接访问系统,Electron 是可以的。

因为大家一直想要一个跨平台的 GUI 开发跨平台的应用,希望这个 GUI 跨平台好,开发简单,灵活,但一直找不到。突然有一天发现浏览器不就满足吗?跨平台,css 写界面快,就是太大了还有性能差了一点,不过现在电脑性能强,内存大就无所谓了。

现在电脑性能强、内存大,各个软件吃起资源来更残暴了
以 Chrome 为主要代表(

1 个赞

所谓 “套壳软件” 基本是目前跨平台应用里可以接受的一种方式
原生 Qt 应用越来越少,即使是原生 Qt 应用也不一定可以直接跨平台
所以 electron 也就是个折中方案,面对现在的 Linux 应用生态环境,网页套壳本地化也不是什么坏事
但是 electron 不是 PWA,他的壳是个十分精简的 Chromium,基本资源都是本地的,不存在断网彻底报废的问题(强依赖不算)。所以正常使用就行了,不必过于担心。
(大部分 Electron 都可以直接安装使用,目前只发现有百度云需要额外的库)


moon computer RAM electron programming meme.

8 个赞

我认为大多数情况下的跨平台需求的满足,使用 electron 不如使用 CEF 。vscode 、atom 这些文本编辑器,需要用到 electron 以支持一些功能,但显然一些本来就比较轻量的应用一用上 electron ,体积立马飙升。这时用 CEF 显然比使用 electron 明智得多吧。

3 个赞

现在的情况是有什么用什么
不是用什么比较明智

1 个赞

我选择不用。

2 个赞

有免费的 Windows10,用吗?

这是 openSUSE Linux 论坛,请注意讨论范围,不要硬杠

我开玩笑的,不是杠。

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没办法,决定权在开发者手里,用户也没办法要求他们。

可以选择 musicbox,spotify 在终端代理比较麻烦,不然我也直接在终端用了

不对,网易云音乐不是 electron ,它就是 CEF 写的。

我突然记起来,网易云音乐用的就是 CEF 啊。

就像工资赶不上物价的涨幅…

1 个赞